大餡包子,大柳面,香烤驢排上保店,德州人百年傳承的秘籍在這里
發(fā)布時間:
2020-04-29
作者:
來源:
山東省德州市自古就有“九達(dá)天衢”、“神京門戶”之稱,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,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(yùn)。北上京津、南下滬杭必經(jīng)這里,商賈大家、社會名流在這里歇息小餐,把當(dāng)?shù)刈钣忻娜N美食帶向各地,越傳越遠(yuǎn),名揚(yáng)南北。德州有一句諺語叫“大餡包子,大柳面,要吃驢肉上保店”,這三樣都是當(dāng)?shù)靥貏e有名且傳承百年的美食,而且勤勞智慧的德州人,經(jīng)過幾代人的打磨,把包子、面條和驢肉都做出了名氣。
山東省德州市自古就有“九達(dá)天衢”、“神京門戶”之稱,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,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(yùn)。
北上京津、南下滬杭必經(jīng)這里,商賈大家、社會名流在這里歇息小餐,把當(dāng)?shù)刈钣忻娜N美食帶向各地,越傳越遠(yuǎn),名揚(yáng)南北。
德州有一句諺語叫“大餡包子,大柳面,要吃驢肉上保店”,這三樣都是當(dāng)?shù)靥貏e有名且傳承百年的美食,而且勤勞智慧的德州人,經(jīng)過幾代人的打磨,把包子、面條和驢肉都做出了名氣。

這不,飯小二今天也嘗試跟著德州美食諺語開啟打卡之旅,第一站便找到了有著“皮薄餡大,香而不膻,肥而不膩”之稱的大餡包子。
沒想到大餡包子制作工藝第六代傳承人張民杰正好在前廳忙碌,知道飯小二來了,十分熱情的教飯小二學(xué)做大餡包子。
張民杰從事大餡包子制作三十四年,每天要做六七千個包子,日積月累做了多少個他自己也算不過來。

大餡包子的制作技藝傳到張民杰手中之前已經(jīng)有百余年的歷史了,之所以能傳承這么久離不開幾代人對包子制作流程的嚴(yán)格遵守。
即使在科技發(fā)達(dá)的今天,大餡包子依舊保留了手工剁餡的手法,手工剁餡不破壞肉纖維,使肉粒和肉粒之間可以相互掛在一起,易成丸。
大餡包子
食材:高筋面粉、牛肋條肉、醬油、香油、鹽、蔥、姜、白芷、肉蔻、花椒、香葉、八角
做法:
1、老面加水和開并倒入高筋面粉,揉勻醒面15分鐘。
2、牛肋條肉切片剁碎,加入醬油、香油、鹽、蔥末、姜末及白芷、肉蔻、花椒、香葉、八角熬制成的香料水,并朝同一方向攪拌。
3、面團(tuán)分成數(shù)個劑子后,搟成邊緣薄中間厚的面餅,并包入調(diào)制好的肉餡。
4、上籠蒸15分鐘即可。

不僅會做還得會吃。張師傅說吃大餡包子是有講究的,要先喝三口肉汁,再咬餡,這才是最正宗的吃法。

大餡包子大有不同:
1、包子選用牛肋條肉,肥瘦適中,香而不膩;
2、手工剁餡,不破壞肉纖維,使肉粒和肉粒之間相互掛在一起,口感醇厚;
3、調(diào)餡:肉餡中加入醬油、香油、傳統(tǒng)秘制水、蔥末、鹽,順時針攪勻。

想必飯團(tuán)們都看到了餡料中加入的傳統(tǒng)秘制水,可是,秘制水到底怎么做?拿好紙和筆,小二這就跟你們說。
百年傳統(tǒng)秘制水大公開:
1.香葉、八角、花椒各1克
2.白芷、肉蔻各2克
3.放入鍋中煮20分鐘即可

美食諺語打卡的第二站,是保店驢肉。飯小二驅(qū)車到保店找好吃的驢肉,只見一店門口一副對聯(lián)“天上龍肉無處嘗,地下驢肉我家香”,這么“霸氣”就知道這家的師傅不一般。
顧建華,特級廚師,從事驢肉加工制作多年,對使用驢肉做菜很有研究,從業(yè)期間創(chuàng)出了包含百道菜品的全驢宴。

顧大哥向小二介紹之所以保店驢肉聲名遠(yuǎn)揚(yáng),正是選用了肉質(zhì)極佳的德州黑驢肉,德州黑驢生活在屬于季風(fēng)氣候區(qū)的德州,這里干濕分明,為黑驢的主食水草和玉米提供了優(yōu)良的生長條件,黑驢良好的飲食結(jié)構(gòu),使其肉質(zhì)細(xì)嫩、瘦而不柴。

香烤驢排
食材:驢排、桂皮、八角、小茴香、香葉、草果、花椒、白芷、草蔻、肉蔻、桂圓、油、蔥、姜、蒜、糖、青紅椒、香辣醬、料酒、花生碎、芝麻
做法:
1、驢排泡水,清除血水。
2、用桂皮、八角、小茴香、香葉、草果、花椒、白芷、草蔻、肉蔻、桂圓熬成香料水,腌制驢排24小時。
3、入烤箱200攝氏度的高溫烤1小時。
4、鍋中倒油爆香蔥、姜、蒜、糖、青紅椒粒、香辣醬、料酒、花生芝麻碎,并鋪在烤好的驢排上即可。

不腥不膩的驢排,秘訣都在這:
熬香料:桂皮、八角、小茴香、香葉、草果、花椒、白芷、草寇、肉蔻、桂圓放入鍋中熬開,放涼;
腌驢排:驢排清洗干凈后,放入香料水中浸泡24小時;
烤驢排:用200的溫度烤制1小時即可。(也適用家庭版烤箱)

美食諺語打卡的第三站是大柳面。大柳面源于清朝乾隆年間,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,其特點(diǎn)是爽滑勁道,盛于碗內(nèi)狀如弓弦,素有 “金絲纏碗”的美稱。
而我們找到的正是德州大柳面制作技藝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第七代傳承人王福成,他做大柳面已經(jīng)半個多世紀(jì)。從跟隨父親學(xué)藝第一天起,都堅(jiān)持每天親自手工制作。

大柳面選用的面粉是當(dāng)?shù)氐挠操|(zhì)麥。德州土地屬于黃河沖積平原地帶,土壤肥沃,所產(chǎn)小麥屬硬質(zhì)麥,筋度高,適合制作面條。優(yōu)質(zhì)的面粉,加上傳承200多年的手法,口感滑爽,軟而有力。難怪飯小二看著店里有滔滔不絕的客人
大柳面
食材:高筋面粉、鹽、堿、鹵子
做法:
1、面粉中加入適量的鹽、堿,和成面團(tuán),醒半小時,盤成劑子后靜置兩小時。
2、將醒好的面團(tuán)反復(fù)按壓,并搟成厚度如硬幣的面餅。
3、將面餅層層堆疊,切成細(xì)面,下鍋煮至斷生,撈出。
4、可隨自己口味炒鹵,并與煮好的面拌開即可。
5、大柳面沒有用高湯,吃的就是面的味道,是德州的鄉(xiāng)土味兒。

大柳面調(diào)配秘方:
1、500克面粉加30克鹽,加鹽可使面條更筋道;
2、5克食用堿,加堿可使面條更滑爽;
3、和面成團(tuán)后醒半小時,搟成面餅后微微泛黃就可以制作面條啦
搟面也有講究:
1、搟面前,用搟面杖反復(fù)壓面,更筋道;

2、面餅反復(fù)搟成硬幣厚度;

3、將面餅層層堆疊,刀起刀落切條即可

切面時極度講究刀工,刀起刀落保持勻速,“輕按快切、寸面十刀”是大柳面百年的刀工傳承,是手藝人幾十年功夫的沉淀。

德州美食諺語打卡之行飯小二深有體會,能夠傳承百年的美味不見得食材得有多珍稀,主要是離不開精心的選料,離不開嚴(yán)守工序,更離不開傳統(tǒng)手工的獨(dú)具匠心。
”大餡包子,大柳面,要吃驢肉上保店”是“皮薄餡大,肥而不膩”之稱的大餡包子;是“爽滑勁道素有 金絲纏碗”美稱的大柳面;是“天上龍肉無處嘗,地下驢肉我家香
”霸氣的香烤驢排;是,此次不虛行;下周我還來的美食圣地。

關(guān)鍵詞: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:
下一頁: